“对不起,之前是我一时冲动伤害了你。”“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以后还是好邻居。”
“法理之外还有情理,解开‘法结’的同时,还要尽最大努力去解开他们的‘心结’。”近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成功促使一起因邻里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案和解,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探究矛盾根源
化解双方积怨促和谈
秦某与王某是邻居,双方因土地边界争议积怨多年。2022年12月的一天,王某及妻向某不满秦某在门口公路处堆放木柴,遂将木柴往秦某家道场上扔。在田间劳作的秦某闻讯赶回,双方因此发生争执,继而引发肢体冲突。在此过程中,两家参与冲突的多人在打斗中受轻微伤,王某腰椎横突骨折,经鉴定构成轻伤一级。
2023年9月,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该案移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办案检察官审查发现,当事双方冲突的焦点系土地边界问题,如果简单地一诉了之,双方积怨只会更深。
为促成双方和解,检察官到双方所在村庄实地走访,了解双方产生矛盾的根源。经调查,秦某和王某之前确有道路纠纷,相关部门屡次就此事进行过多次调解,也制定过书面协议,因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对协议内容产生了不同理解,矛盾纠纷一直未得到有效化解。此案发生后,进一步加重了两家积怨。
该院考虑到双方矛盾存在多年,为从根源平息双方矛盾,推动案件背后矛盾的实质性化解,承办检察官深入涉案现场,借助镇、村调解组织等社会力量协调联动,立足化解矛盾,耐心向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最终,秦某自愿认罪认罚并向王某道歉,愿意赔偿王某损失,王某接受道歉和赔偿。
同时,检察官联合基层派出所、村委会,深入了解涉案道路的历史渊源,详细剖析问题所在,明确涉案路段的权属和双方当事人的界限。在多方努力下,两家人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同意作出让步,在各方共同见证下,道路界限予以明晰,秦某也及时清理了路段上堆放的杂物,至此,矛盾得以圆满解决,两家握手言和。
该案系因邻里纠纷引发,秦某已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双方争议的道路纠纷得以圆满解决,且双方已达成刑事和解。2024年8月,经综合考量,该院在开展公开听证,充分听取社会意见的基础上,对秦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
在基层政府的组织下,争议路段现已进行了路面硬化涵洞修复,完善了相关设施,位于伴峡公路一角的相邻两家人恢复了久违的宁静……
位于长阳县渔峡口镇西部的“伴峡”是清江三峡中最上游最具峡谷奇秀之美的峡谷,伴峡公路的修建也是当地乡村振兴的交通引擎。长阳检察院在办理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等刑事案件中,立足“小案不小办”,在深入化解矛盾中积极探索轻罪治理新路径,在参与综合治理中落实“检护民生”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