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县委党校的主会场内,一场特殊的法治课开讲,并在全县700余名村“两委”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县检察院“心尖上的检察·长青”未检工作室创新打造“行走的强制报告制度”工作品牌,首次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课堂搬进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以法治力量织密基层防护网络。
“这个流程图就像‘导航仪’,遇到疑似侵害情形,我们马上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走什么程序。”在主会场课堂的刘家坳村党支部书记杨凤琳,翻看着刚领取的《强制报告制度指引手册》感慨道。专题讲座通过“案例剖析+法条解读+实操演练”三维教学模式,系统阐释强制报告制度的法律内涵。
课上,未检干警结合近三年办理的典型案件,揭示基层治理中的监护盲区。“村‘两委’既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要成为未成年人保护的‘预警雷达’。”未检干警通过数据展示村居社区对未成年人侵害案件线索的重要性。
据悉,这堂走进村“两委”的“强制报告制度”法治宣讲,以视频形式召开,在各乡镇设分会场,全县700余名基层干部参会。
此次 “法治进党校” 并非个例,而是县检察院深耕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缩影。近三年来,该院以 “行走的强制报告制度” 为载体,将普法宣传送进社区、学校、机关单位,累计开展活动100 余场。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社会协同发力。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 “法治进基层” 行动,让强制报告制度的 “防护网” 覆盖每一个村居角落、每一所校园,前移保护关口至村居、校园等基层一线,激活 “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 六大保护合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无忧成长、拥抱未来。